大院大所赋能泉州“创新极核”
近年来,泉州面向产业升级和新经济发展需求补科技创新“短板”,科研院所的引进不断提速:中科院系列院所相继进驻,985、211高校纷纷落地开办研究院,央企接踵而至设立研发中心……泉州大地正以“大院大所大平台”建设“创新极核”,为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高能引擎。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我们要求一个主导产业至少创建一个科研创新平台。”市科技局创新平台与成果转化科科长吴志云告诉记者,2013年以来,泉州先后引进共建各类科研院所17家,覆盖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纺织鞋服、石油化工、新材料、陶瓷建材、生态环保等“新”“老”产业领域。
这些平台承担着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重大创新产品的研发攻关任务。比如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在电机控制系统、智能化人机交互、机器人动态定位等相关技术研究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推动泉州在重点领域形成重点战略产品。吴志云介绍,17家科研院所目前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521项,其中含国家部委级项目36项、省级项目99项,获授权专利608项。
在“大院大所大平台”计划的牵引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结成紧密协作、共享共利的创新纽带。以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牵头建设制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获批成为福建省首个国家级试点联盟,目前共有成员单位48家,其中包括7家高校、3家科研院所和38家制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共享仪器1000多套。
大院大所还与泉州民营企业紧密合作,有效促进了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据数据统计,17家科研院所累计服务企业1900多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645项,获横向技术服务收入1.2亿多元。其中,去年共完成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16项,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673项,实现产值6725万元。
这些平台还犹如“梧桐树”,为泉州引来四方“凤凰”。截至目前,各大院大所及新型研发机构共引进培养各类科研人员2200多名,其中国家级人才24人,省级人才105人,泉州高层次人才488人。
故事一:自主研发攻克行业难题
运行“便宜”又清洁
水体富营养化会破坏水生物生态系统,因此污水处理都力求减少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总氮和总磷达不到一级A排放标准要求。由泉州南京大学环保产业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废水深度脱氮除磷处理技术”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目前正在泉州积极推广。
该项目技术工程师陈标杭告诉记者,传统污水脱氮除磷技术运行成本较高,且需要投加大量的除磷药剂,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而“废水深度脱氮除磷处理技术”的运行成本非常低。“以日均污水处理量为10万—50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为例测算,每天运行成本可以节省3万—15万元,同时避免了投加药剂带来的二次污染。”
故事二:院企合力补上行业短板
机器人抛光机——提升效率至少10倍
在卫浴金属零配件生产领域,抛光环节基本采用人工手抛,不仅工人作业环境恶劣,而且抛光往往不均匀。为此,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联合福建南安德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智能化抛光机器人,获得了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并通过验收。
企业相关负责人黄先生告诉记者,相比传统的手工抛光方式,抛光机器人具有效率上的明显优势——人工抛光1个水龙头需要10多分钟,而四工位的抛光机器人仅需3分钟就可同时抛光完成4个水龙头,效率高出至少10倍。“这款产品大大增强了我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一年能卖出三四十台。”(王树帆)
本报道转载自泉州晚报2021年2月8日《大院大所赋能泉州“创新极核”》
原文地址:http://szb.qzwb.com/qzsb/html/2021-02/08/content_5174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