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创新引擎,制造大市“一路向强”
发布时间:2021-08-12 10:38:25
访问量:

“十四五”期间,泉州将以创新为引领,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再创新辉煌

发动创新引擎,制造大市“一路向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我省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殷殷嘱托,奋勇争先。作为我国民生制造业重地,泉州市瞄准创新这一发展新引擎,全力推动该市由制造大市迈向制造强市。

泉州民营经济发达,贡献了当地八成税收、八成GDP、九成研发投入、九成城镇就业、九成企业数。如何激发民营经济新活力?泉州市有关领导表示:“‘十四五’期间,泉州市将以创新引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培育科技‘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并实施‘大院大所大平台’计划,破解企业共性难题,推动泉州民营经济再创新辉煌。”


科技“小巨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火炬电子作为电容器科技“小巨人”企业,从初创之时就开始自主研发


科技企业的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地方产业经济含金量的重要指标。

近日,走进位于泉州鲤城区的上市公司——火炬电子,记者看到,公司的多条电容器生产线,均保持满负荷的生产状态。

这家电容器科技“小巨人”企业从初创之时就开始自主研发,经过30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从产品设计、材料开发到生产工艺的一系列陶瓷电容器制造的核心技术。2020年火炬电子纳税2.6亿元,同比增长逾50%。

“在研发方面的大投入,确保了企业在电容器领域的领先地位。”火炬电子总经理蔡劲军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企业已申请专利275项。多芯组瓷介电容器作为火炬电子国内首创的新产品,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火炬电子,是泉州市着力培育科技“小巨人”的一个生动缩影。

“培育科技‘小巨人’和高新技术企业,激发泉州经济发展新动能。”泉州市科技局副局长潘华培介绍,近年来,泉州科技部门着眼高科技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着力培育壮大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有效激发企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

具体操作上,泉州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为重点,深入挖掘全市具有较强创新能力、高成长、在行业内有代表性和领头示范作用的科技型企业纳入科技“小巨人”培育库,进行“一对一”重点跟踪、引导、扶持,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统计显示,泉州市目前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37家,共有141家入选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全市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总数达到739家,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科技平台,破解企业共性难题

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联合南安德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智能化抛光机器人


泉州民营经济发达,但其产业结构、支柱产业较为传统,在其九大千亿产业集群中,除了电子信息产业是新晋千亿外,其余八大支柱产业大部分都是传统产业。

如何巩固传统产业优势,提速产业升级?泉州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泉州中小企业众多,但科研院校却偏少,因此需要更多的科研院所平台助力企业技术创新,解决中小企业共性难题。”

面对产业升级和新经济发展需求,近年来,泉州市补强科技创新薄弱短板,实施“大院大所大平台”计划,引进建设了一批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平台,承担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突破、重大创新产品的研发攻关,一大批传统制造业企业更新迭代。

比如,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联合南安德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智能化抛光机器人,工作效率较人工高6至7倍。

“搭建公共创新平台,为产业创新量身定制。”泉州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个主导产业创办至少一个产业创新平台,并以此为核心逐步构建产业创新链。目前,泉州市共引进建设创新平台14类、552家。

据统计,目前,泉州共有18家大院大所累计服务企业1900多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645项。“这些创新平台,已经覆盖泉州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纺织鞋服、石油化工、新材料、陶瓷建材、生态环保等‘新’‘老’领域。”泉州科技局平台科科长吴志云说。

下一步,泉州将鼓励龙头企业与大院大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更多中小企业创新,共同推动企业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


资金人才,双轮驱动发力企业创新

2月16日,泉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动员会


在产业转型、科技攻关中,人才是核心和关键驱动力。

近日,位于泉州安溪县的八马茶业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入选后,泉州、安溪两级政府立即给予100万元的资金扶持。

“这些扶持资金,我们将用于补贴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购置的仪器设备、实验材料、软件资料,以及改善博士后工作站等,让八马茶业创新更进一步。”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说,“当下,传统产业需要更多创新推力,不断提升茶产业的科技含量,从而带动茶产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引进人才,发力新基建新经济,抢占未来产业空间。”泉州市有关领导表示,去年以来,泉州持续发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和技术团队,完善人才政策,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同时,设立国家级培训中心,重点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原始创新人才、工程化开发人才等。

科技发展,投入也尤为重要。为增强企业的创新动能,今年泉州市政府还把《以科技创新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作为1号文件下发,实施研发投入、高新企业、高端研发平台、高层次人才“四个倍增”计划。

近日召开的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动员会上,泉州发布了“1+N+N”政策大礼包,推动民营企业创新。此外,泉州市专门出台《进一步强化民营经济发展人才支持若干措施(试行)》,从八大方面激励支持民营企业引才育才,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

本报记者 李向娟 何金


本报道转载自福建日报2021年3月17日《发动创新引擎,制造大市“一路向强”》

原文链接: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103/17/content_59791.html